生活中,我们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,因为生气会感到郁闷、心慌、胀痛等情况,这是因为气机不畅。
中医认为,情绪起伏大、阳气不足都有可能会引起气机不畅,是一种病理现象。
气机不畅出现的症状所对应的脏腑
气机不畅就是气不通的意思,气的概念按中医辨证来说还可以分好多种。气机不畅,郁而化热成毒。"气为血帅",气机郁滞还可导致瘀血阻络。最后形成热毒与瘀血互结。由于胃、肝、脾、肺气机不畅,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湿浊,水肿,痰饮,饮食积滞,瘀血阻滞等。
心脉有气机不畅的情况:可能会有心悸、憋闷、心慌、胀痛等症状。
肺的气机不畅:有可能会有气喘、咳嗽、胸闷等症状。
肝脏出现了气机不畅:可能会出现腹胀、喉咙有梗阻、乳房胀痛、痛经、月经不调等症状。
胃部出现了气机不畅:还可能会有反酸、闷痛、恶心、便秘、胀气等症状。
改善情绪 祛除淤堵 —— 膻中穴
膻中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上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中载,“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。”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的病症;可宽胸理气、活血通络,是通乳要穴。
怎么才能很好地刺激膻中穴?
膻中穴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之一,生气尤其是暴怒时,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,捶胸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,但它与真正的按摩还是有差别的,下面一起来看看膻中穴是如何按的?
揉法
用一手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着力,定在膻中穴上,其余四指轻握空拳,腕关节轻轻摆动,或小幅度环旋转动,使着力部分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作反复不间断地、有节律的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100次。
擦法
拇指或手掌大鱼际部由上向下按擦即可,持续5-10分钟。
推法
推是指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沿着前正中线从下向上推,缓慢而均匀,每次约2分钟。每天2—3次。
敲法
双手在胸前合十,以手腕作高频率屈伸式的摆动带动大鱼际侧部着力,对着膻中穴处,快速而有节奏。
艾灸
将艾条一端点燃,对准膻中穴,距离皮肤约1.5~3厘米处进行熏灸,灸10~20分钟,或者使用艾灸盒,将2~4个点燃的艾炷放置于艾灸盒内,艾灸以局部有温热感,患者能耐受为度,避免过热引起烫伤。
温馨提示:如果你不懂中医,建议你平时按操这个穴位,可以改善胸闷、心悸等气机不畅的症状,但是如果使用针灸或过于用力去打击它,还是请专业的医师来指导吧。
主任医师
北京广安门医院原医务处处长
心血管疾病: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高血压、肺心病;脑血管疾病:脑外伤、脑血栓、脑梗恢复治疗;呼吸疾病:慢性肾炎、肾结石;风湿免疫疾病: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;更年期综合症,皮肤湿疹,皮,带状疱疹,糖尿病,干燥综合征,血管神经性头痛,抑郁症,下肢静脉曲张及动脉斑块肿瘤扶正祛邪康复治疗等。
中医学博士
北京同仁堂名医
1、内科疾病:头痛,眩晕,心慌,胸痛,失眠,长期疲乏少力,咳日久不愈,胃痛胃胀;肩痛(肩周炎),颈椎僵痛,腰腿痛,长期便秘或腹泻,小便短数等。擅长肺结节,肝癌,肺癌疾病治疗。 2、妇科疾病(如:痛经,月经不调及产后恢复);儿科疾病(如小儿久咳,食欲不振等);皮肤疾病(如湿疹,荨麻疹等)。 3、擅长调理体质,如虚寒体质,寒湿体质,易上火体质,气血亏少等。
主任医师
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原中医科主任
对中医内科、妇科的部分疾病有特殊的研究和疗效。如:萎缩性胃炎,结肠炎盆底肌松弛症等。尤其是中药+点穴治疗胃下垂,脱肛,子宫脱垂获得医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。对乔本氏甲状腺炎,乳腺结节,痛经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方法。